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首页网站简介剪板机折弯机卷板机开卷校平线液压机机床配件其它产品下载中心营销网络维修网点诚聘英才
 
新闻内容
提高机床行业的竞争力
【 来源: 】 【 发布时间:2008-03-17 】 【 字体:

1前言 
  我国机床行业的处境这两年有所好转。外部环境得益于市场需求的上升和部分大企业的债转股。内部环境也有较大的改进,多数企业为适应市场经济下的生存,内部进行了改革、改制。社会功能的社会化使企业冗员的包袱有所减轻,人才激励机制有所启动。这几年推出一批新产品,夺回了一部分失去的市场,发展趋势较好。 
  但也应该看到我们机床行业的处境尚未根本改变,按GardnerPublication公布的世界机床行业猜测统计数(金切机床和锻压设备)2000年我国机床行业的产值为21亿美元,占世界产值370亿美元的5.67,排在日、德、美、意、瑞士之后的第6位。去年我国进口机床18亿美元,出口3亿美元,按此计算国产机床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为(21-3)/(21 18-3)×100=50,我们是排在美、德后的第3位进口大国。 
  国内有些用户不愿购买国产机床,对我们批评甚多,我们应该正视问题,力求改进。我们有些企业质量和服务仍不够好,高档机床的性能与国外名牌产品仍有相当大的差距。如机床的精度,国外有些企业标准值为ISO的一半,用户要求中等规格加工中心的定位精度P=7?mPs=4?m,精密数控车床主轴振摆在1?m以下,并且有些外商自称可供主轴振摆为0.5?m的精密车床。这几年我们的机床生产企业发展了不少品种,但有些趋同化,而国外品种已经过又一轮的更新。国内用户已在购买主轴转速40000r/min,坐标移动速度80m/min的加工中心和各种五坐标联动机床,这些设备基本上都要靠进口来满足。因此,要提高整个机床行业的竞争力,还有很多工作要做。2提高质量仍是首要任务 
  如上面提到国外产品已达如此高的精度,而我们仍在ISO标准边缘徘徊,这是难以与他们竞争的。何况我们的精度保持性和无故障工作时间还不过硬。质量问题要害还是在治理。我们以前好几个厂做过精密机床,且现在数控机床可以全闭环控制和通过软件进行补偿,达到上述精度并非不可企及。提高质量是个系统工程,我们企业还得在这上面下功夫。3积极创新,开发市场需要的品种 
  现在相当一部分企业自行开发了一批品种,但层次不高。较高档的品种仍依靠引进技术,但引进技术的品种,常用较多进口部件,价格并不比国外原产品低多少,且国外企业对我国仍有此产品的销售权。这种情况下,用户可能宁买原装货,因此这种引进产品难以有较大的产量。引进技术当然可以学会一些先进技术,但不能停留于学习,对自身不采取措施,落入不断引进的恶性循环。有些企业在引进技术上花了不少冤枉钱,引进的技术是对方即将淘汰的产品,这种例子也并不是个别的。 
  创新开发产品是企业发展的源泉,企业经济情况好转,应把钱花在这上面。应该看到,现在开发产品的条件比十多年前要好多了。计算机应用的普及,以及CADCAM、有限元计算、模拟仿真等技术的成熟,提高了设计的成功率。这些年来我们进口了很多机床,很多结构可供我们参考。大量专利可供我们查考,而过期的还可加以利用。两年一度在北京举办的国际机床展,也是我们设计人员触类旁通的好场所。自行设计是企业重要的支撑,必须着力去做。创新的基础是试验研究,企业应在这种工作上花些力气。4开发产品要根据市场需要,要注重竞争特色 
  目前,应注重两种倾向,一是产品发展的趋同化,如各企业生产的立式加工中心面孔都差不多,缺乏特色,精度也一般,只能比价格。要注重的另外一个问题是对不太成熟的结构过度宣传,有些企业花不少投资去做这种机床,市场还不好销,企业也难有经济回报,如虚拟轴机床(原称六条腿机床),有些技术还不是太成熟,价格也较高。现在看到的除用激光检测的闭环控制机床有较高精度外,这种机床还仅能得到一般精度。有专家指出,此种机床几根杆组合联动,在铣平面时接刀似有困难。国外机床展览会上各种展品不少,但仅有一种三条腿的机床几年生产了一百来台,且大多是轻受力场合使用。这种结构可用于某些场合,但与传统结构机床竞争,尚有很多工作要做,在试验室里可以继续探索,还不到面上铺开的时候。 
  现在我们应发展新一轮的市场需要的机床,与国外产品竞争,如高速(主轴、进给、换刀),多轴联动,高精度,多功能的机床。由于我们缺少这些产品,有些工程招标时,我们的机床生产企业只好退避三舍。5充分采用国外配套件 
  国外机床企业多是两头在内中间在外的形式,自己加工能力有限,配套件国际化采购,零件也是外协供给,高性能机床要害是用了高性能的部件。现在这些在国内大都能买到,虽然它们的价格较高,但可否用货比几家和我们劳动成本低的优势,提高竞争力?!好的配套件在我们国内并非都有销售处,因此各企业应注重收集信息与国外有关配套件企业建立联系。

添加时间:2008-03-17  浏览次数:381

免责声明
您现在的位置:管理首页 >> 新闻免责声明
新闻免责声明: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送货范围 | 服务条款 | 投诉反馈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主办单位:品牌器材网 技术支持:弘文科技 后台管理
网址:http://www.ppqcw.com 电邮:hw@ppqcw.com QQ:441540317
服务热线(9:00-18:00):051388218686 传真:051388218585
百度 雅虎 歌谷 信息网代理 折弯机 卷板机 剪板机 液压机 信息网
苏ICP备07014287号 苏ICP备09030853号

<